有一件事情非常清楚,那就是世界将继续“缩小”,“扁平化”和“智慧”。我们正在迈入全球一体化和智慧的经济、社会和地球的时代。问题是,面对这一现实的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世界的基础结构正在向“智慧”的方向发展。这不只是一个比喻。就晶体管数量而言,到2010年,全球每个人将平均占有10亿个,每个晶体管约耗资十万分之一美分。据估计,到2011年将有20亿人上网。同时,联网对象——亦即构成“物联网”的车辆、设备、像头、车道、管道——的数量正在迈向1万亿大关。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量2007年突破33亿大关,也就是说,全球平均每两个人就拥有一部移动电话。更重要的是,据预测今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将会达到10亿之多。而美国的“轨道碳实验室”号卫星用于测量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确定其源头。 世界的智慧化也不只是实现“无所不在的连接”。 作为一种连接和提供具有强大、大规模可扩展后端系统的庞大最终用户设备、传感器和制动器阵列的方法,“云计算”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基本计算模式在过去20年中已经发生了变化。上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个人电脑模式已被目前基于开放性、网络、高新技术以及数字智能与工作和生活相融合的新模式所取代。构建这种一元系统的技术现在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但实际上,技术是比较容易的部分。更困难的是企业、政府、学校、团体和个人为了利用这个系统而必须进行的调整——也就是改变他们业务流程和工作形式,他们与外界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业务模式,甚至他们的文化和行为。 此种“智慧管理”目前尚未在任何商学院进行教授。它非常不同于先前时代的管理方法。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基于创新的日程表;培养一种和包容“群体智慧”以及广泛社会生态系统的组织文化和流程;以及能够进行持续调整和不断发展的新技能。它要求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例如从“跨国”公司转型成为我们称之为“全球整合企业”的新模式。智慧管理还要求较之于过去而言,在规模上大得多的、更加多元化的、更加社会性的、更迅速的和更少预测性的协作方式。 从个人转向政治,智慧的地球将会如何改变地缘政治现实和我们统治自己的方式呢?越来越多的领导人和学者在对相关问题上的思考不谋而合。例如,“软实力”的概念现在已发展成为“智慧实力的概念。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教授和美国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在他们给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撰写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了这一概念。“智慧实力既非硬实力,亦非软实力,而是硬实体和软实体的巧妙结合。”我的观点是,“智慧的地球”将明显有助于增加政府和公民社会获得此类智慧实力的可能性,至少与它在IT和商业方面的作用一样大。 最后,智慧的地球的潜力超越了人类智慧或机器智能,进入了自然王国——地球的生态系统,甚至我们自己的身体。想象一下比最小的装置还小10万倍的医疗装置——嵌入在我们的身体中并监视着我们的健康,存储有关我们生命功能的记录,或释放药物。想象一下能够重新生成整个器官,或利用身体本身的能量转换机制来向嵌入装置或假肢提供能量的纳米级组织。现在,想象一下将同一功能应用于地球的“身体”——即地球的循环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提升我们自己的能力。我们现在需要的能力关乎如何在这个非常新的全球环境中生活以及与之共同发展。因为一个智慧的地球并不是指一个技术化的地球。与使之成为可能的技术同样重要的是,我们的公共政策、管理体制、能力、政治智慧和远见要能够保障它的安全、公平以及可持续发展。被一些人称作“地球工程”的事业的潜力是巨大的,它使我们能够开始致力于向来被视为绝对和难以掌控的人类生活条件方面的工作。但是技术只是智慧的地球的一个方面.
发布者:ws2012
来源:育龙MBA网本页网址:http://mba.china-b.com/mbaxw/20090728/2026778_1.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