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
□李琴
在清华大学MBA行业人才洽谈会上,行将毕业的清华MBA学生陈辉只投了两份简历,他有5年工作经验,曾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做过营销,“过来看看,但找工作的主要机会可能还不在这种洽谈会上,自己联系和朋友的介绍更重要。”陈辉对就业前景十分乐观,他说,上一届清华MBA所签年
薪平均为11.5万元,“今年只会更好。”
2005MBA升温
陈辉的踌躇满志也许是有理由的,就在2004年11月份,一份由Topm-ba.comRecruiterResearch所作的全球调查报告显示,2004年对MBA毕业生的需求量上涨超过10%。如果排除外部因素对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2005年全球各个行业对MBA毕业生的需求量将有望增加15%,并且这一增长势头将一直持续到2006年。
对于2004年延至2005年的MBA升温迹象,有业内专家做了如下分析:现阶段中国的MBA教学有了较大进步,中国MBA诞生之初,不论是师资,还是教材都属稀缺,甚至许多国内大学还未真实认识到MBA到底是什么,在这种缺乏理性的热潮中培养出来的MBA,其素质可想而知。如今经过了几年的积累与摸索,中国的MBA离MBA的真正涵义越来越近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甚至用经济学外部连带效应中的攀比效应和虚荣效应做了解释,并断言,当MBA走过“虚荣效应”,进入“攀比效应”时,中国的MBA市场就会逐渐热起来。
陈辉也认为,随着MBA教育与市场日渐走向正轨,其就业空间将越来越大,他说,在美国,60%的MBA就职于全美最大的1000家公司,而全美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和50家金融公司和商业银行的最高层中,1/4受过MBA教育。陈辉认为,中国MBA的未来也应是这样。
档次拉开
与名牌大学MBA的乐观愿景形成对比的是,为数不少的企业对MBA开出的年薪也就在5万元左右,科龙、创维等企业甚至以2000-3000元的月薪聘用MBA。业内专家认为,这恰恰说明了名牌大学与一般大学的MBA在就业上已拉开了档次。
有材料显示,2004年国内顶尖MBA院校的毕业生薪资均创出历史新高,其中,清华经管学院2004届MBA年薪达11.5万元,而2002年、2003年分别只有10.4万元和9.7万元;北大国际MBA中15%的学员年薪高于25万元,年薪低于12万元的只占12%;中欧工商国际学院2002级毕业生平均月薪达17460元,较前一届上升14%,最高年薪达58万元。
受青睐次序:外资民企国企
外资企业是MBA的首选,其次是民营企业,再次才是国有企业。陈辉道出其中缘由,外企是职业经理人最理想的舞台,因为外企有成熟的公司管理制度,经理人职权明确,不可能出现国内企业因制度不健全导致的所有者与经理人的纠纷,另外,优厚的待遇与国际背景也极具吸引力;灵活的机制则是民营企业的巨大优势,由于大多数民企处于快速上升期,MBA的能力有着最大的发挥空间,如果业绩出众,那么晋升的机会与速度都将是惊人的;前两者的优势国企都不具备,所以国企只是MBA的第三选择。
这一格局体现在各大名牌商学院MBA的就业情况中。北大国际MBA2003届毕业生中,到外商投资企业的49%,合资企业的11%,民营企业的25%,国有企业的11%,非赢利组织的4%。中欧国际商学院2003届MBA毕业生中,85%到外资、合资企业,10%到私民营企业及国有企业,5%自己创业。
发布者:ws2012
来源:育龙MBA网本页网址:http://mba.china-b.com/mbazx/20090323/1189140_1.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