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发展:中西合璧国际化是关键
我们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紧缺MBA人才,紧缺国际MBA人才,更加紧缺中西合璧的国际MBA人才。
追根溯源,MBA首创于1910的哈佛大学,80年代被逐渐引入中国,培育了大量高级管理人才,令世人瞩目。2010年是MBA风雨百年的日子,鸟瞰中国人才市场,MBA人才仍然紧缺。万宝盛华《全球人才短缺报告》显示,超过24%的企业和雇主在艰难寻找合格的职位候选人,其中管理层、高层管理人员的短缺问题已浮出水面。
在“地球是平的”的全球化视野下,国际MBA人才的紧缺尤其凸显。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中称:“在未来10~15年内,中国需要7.5万名能够在全球环境下有效开展工作的管理人员,但目前这类人才仅有 3000~5000名。”从中可以看到国际MBA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差距。当下,优秀管理人才的紧缺在跨国公司普遍存在,更不必说正飞速发展、求贤若渴的民营企业,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光明日报》刊登了《MBA教育不能言必称哈佛,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汇与融合是方向》一文。此文不仅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更提出一个重要命题:中西合璧的国际MBA才是中国真正最需要的人才。在刘世英、林木合着的新作《我在北大读国际MBA》中提及这么一则趣闻:北大国际校友向出任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林毅夫教授和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易纲教授赠送了两幅字,分别是“心系华夏”和“放眼全球”,这组词巧妙地印证了“中西合璧”的思想。
那到底什么是“中西合璧”的国际MBA?或许北大国际MBA的十六字办学方针给出了答案——“北大传统、中国特色、国际接轨、世界一流”,当传统的、本土的商道精髓与现代的、国际的先进MBA理念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并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时,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中西合璧”的国际MBA。林毅夫教授有一番话耐心人寻味:“我们对MBA和EMBA教育的认识是——中国人说要成就一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在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天时’等宏观条件尤其重要,这和许多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中国大的制度变化,研究存在的机会、这些机会能存在多久等问题,向学生提供大的宏观视野,使得企业家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能够站在把握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商业环境变化规律这个高度上去研究企业具体的管理问题。”
世纪之交,风起云涌,刚刚过去的一年更是金融危机惊涛骇浪的一年,“危机”既潜伏着巨大的危险,更蕴藏着广阔的机遇。抓住机遇,人才是关键,中国紧缺的中西合璧的国际MBA人才,绝对是其关键中的关键。
发布者:admin6
来源:育龙MBA网本页网址:http://mba.china-b.com/zsyx/963.html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