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龙网
育龙MBA网手机版手机版 咨询热线: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MBA > MBA留学 > 国际MBA留学

国际mba--中国mba教育的建议

育龙MBA网    mba.china-b.com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1日    来源:

国际mba--中国mba教育的建议

    中国的MBA教育经过10年的实践和摸索,已经迈入大踏步前进的时代。虽然MBA教育最早的兴起是在美国,而且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其他国家只要重视,仍然可以迎头赶上,就像现在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在不长时间中也出现了一流商学院一样。正如互联网的发明和使用在美国经历了几十年,在中国互联网的使用还不到10年,却也普及到了相当的程度。

    我觉得中国在加入WTO以后,正在进入一个全方位的工商管理时代。中国企业领导人的“英雄时代”已近尾声,接下来的是职业经理人时代、新华商时代、MBA时代。中国企业将不可避免地由新一代的企业领导接棒。知识性、专业性、国际化、通才化将会是中国成功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有力保障。而中国的MBA教育将不可避免地承担起培养一大批21世纪中国工商企业领军力量的重任。中国MBA在目前情况下还没有充分显示出优越性,但随着中国企业不断的更新换代,中国大环境不断市场化、正规化,MBA大有用武之地的那一天将不可避免地提前到来。有人认为非经济、非市场和行政因素太多可能会对MBA施展拳脚带来很多束缚。但毕竟我们已进入WTO,最贴近市场规律培训出来的MBA一定可以施展抱负。

    我认为中国的MBA教育目前已步入一个黄金时代。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正在不断扩大,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的商业市场。中国的GDP已占全球第6位,中国的外贸出口已占中国国民总产值的1/4,市场化、国际化正在中国各个领域不断深入。可以预见,中国对MBA人才的所需,在不远的将来将很快上升到世界第一位。这一方面是对中国过去太片面、太狭窄地培养人才的否定之否定,另一方面新兴的中国商业市场和大量的中国大中小企业,将逐渐地从以前计划经济时期的需要干部转换到需要职业经理人、需要企业家、需要创业者、需要MBA的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这是一个中国经营管理型人才培养的世纪之战。

    毋庸讳言,中国MBA的教育刚起步10年,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但我认为,中国MBA教育的发展前景巨大,后发力量强。中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MBA通才市场。中国的MBA通才还刚刚进入中国的企业,中国的MBA网络还刚刚开始建立,中国有不少的企业刚刚开始熟悉MBA,中国的MBA还有待于成一定的气候。如果中国变成像美国一样,《财富》500强的企业领导人半数以上都受过MBA教育(仅哈佛MBA就占到20%),那么,MBA在中国这块广阔天地里将一定是大有作为的。我坚信,中国持续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WTO的进入,国际贸易不断扩大,企业机制和体制的市场化将会令中国产生巨大的MBA需求,而MBA在中国也会找到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实际上就是在需求上为中国的MBA教育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MBA教育应尽快纳入国际化的进程中去。

    然而,中国要成为世界一流的MBA培养大国,我个人认为,在很多方面都已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和基础,当然仍有不少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为此,我也想借此机会为中国的MBA教育提一些建议。  1.MBA学生的招考方式应当改革

    MBA联考每年举行一次,而且考试科目偏多,不利于一些有丰富经验,但工作繁忙的考生,按时间准备考试不利于对优秀管理人才的选拔。

    其实,中国MBA学生的入学考试可以采用国际上通行的GMAT考试(或类似的考试)和面试加工作经验评估等方式来进行。我认为要培养出国际一流的MBA学生,就应当向国际标准靠拢,用国际化的测试吸收最好的学生。要放弃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入学测试,让真正优秀的MBA候选人脱颖而出。

天津mba

浙江mba

福建mba

河南mba

重庆mba

四川mba

山西mba

河北mba

哈尔滨mba

吉林mba

安徽mba

江西mba

云南mba

广西mba

内蒙古mba

兰州mba

新疆mba

贵州mba

宁夏mba

青海mba

海南mba

北京mba

上海mba

广东mba

江苏mba

山东mba

湖南mba

湖北mba

陕西mba

辽宁mba

smba

 

 

 

发布者:shuqin

来源:育龙MBA网本页网址:http://mba.china-b.com/liuxue/guoji/7494.html

  声明:我方为第三方信息服务平台提供者,本文来自于网络,登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我方内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反馈,我方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育龙MBA网 2003-2022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0011号
沪ICP备13002341号